今天上午拜見了已94歲高齡,當代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顧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建設者,是伴隨著新中國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教育家。他出生于1929年10月,江蘇江陰人,現(xiàn)為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他學貫東西,著述豐盈。他所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國教育大百科全書》、《中國教育大系》、《世界教育大事典》等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曠世巨作。先生被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稱贊為教育界的“大哥大”,并被尊稱為中國的“比較教育研究之父”。顧先生不僅是一個研究教育學的學問家,還是一個推動教育改進的教育實踐家,是新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參與者和決策推動者,是促進中外教育交流的教育外交家和教育活動家。
先生能為我的新書《學校文化設計》題寫書名,使我深感榮幸,備受鼓舞,同時,我也覺得先生的題字不僅僅是為我這本書所題,更是為學校管理者,為從事學校文化咨詢、策劃、設計的行業(yè)同仁所題、是對廣大教育從業(yè)者的激勵和殷切期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先生常說的這四句話,早已也成為全國很多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信條。也是我
先生曾經(jīng)說過,優(yōu)秀的學校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是要全校師生用心營造的,因為文化有先進與落后之分,高雅和低俗之別。學校文化建設需要精心策劃、細心培育。校長要努力學習,了解學校的歷史,挖掘學校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學習當前的形勢和教育理論,認真思考辦學思路,策劃學校文化的建設,提出設想,和全校師生共同討論,形成共識,然后精心設計,共同努力,把理念化為現(xiàn)實。
先生對學校文化及學校文化建設的觀點猶如一盞明燈,點亮了我的專業(yè)之路,堅定了我的從業(yè)信心 ,他經(jīng)世致用的學術風格和實踐追求,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這本《學校文化設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表述,就是我努力的一個見證。
在匯報我這本書的過程中,先生還饒有興趣的講他也愛好視覺設計,向我介紹了他設計明遠書院標志的過程及標志的寓意,講了他設計《北師大的先生們》這本書封面的過程。他精神矍鑠,親切和藹、童心未泯。
“ 像松樹一樣做人,堅挺不拔;像小草一樣學習,隨處生根;像大海一樣待人,容納百川;像細雨一樣做事,潤物無聲?!边@是顧明遠先生的人生信條,也是我的人生追求。祝顧先生春輝永綻,健康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