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wǎng)站
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學校文化設計圖書專題

干貨 | 老師該如何教育子女?十大法則為你排憂解難!

 二維碼
發(fā)表時間:2018-12-07 16:19

門前育桃李滿天下,家中造茁壯棟梁材。教師,具有專業(yè)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教育實踐,被人們視為教育行家,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視為教育子女的典范。


人們普遍認為教師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得心應手,其子女一定會是優(yōu)秀人才。


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子女成為精英人才的很多,但碌碌無為、甚至出問題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


“能教好別人的孩子,唯獨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無奈深刻體現(xiàn)了一些教師在教育子女上的困境。


怎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子女?教師需要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自覺意識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可能存在的局限,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彌補劣勢。


下面小編為大家列出了教師教育子女時應當遵循的十大法則,大家可以有針對性地借鑒。



1

自身定位:不做老師做朋友


教師在學校是學生的管理者,在學生面前莊重、嚴肅,在家里仍習慣性地做權威、當老師,這種做法是不恰當?shù)摹?/strong>孩子在學校要面對很多老師,會產(chǎn)生一些緊張的情緒,回到家里需要緩解這種緊張情緒。


可是如果你回到家里仍然以教師的面孔出現(xiàn),孩子的緊張情緒就得不到排解,學校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就會使孩子的大腦發(fā)育、心理發(fā)育受到影響。


因此,教師在學校要嚴格履行教師的職責,回家后應該立即轉(zhuǎn)變角色,變成一個溫柔賢惠的好媽媽、開朗愛玩的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家庭教育應該是更溫情的存在,與孩子以朋友的身份相處,更利于心靈的交流與深層的教育。


2

拒絕“斯文”:讓孩子充滿活力


一般來說,教師的生活方式較穩(wěn)定、且清靜。這種生活方式對孩子學習是最有益的,所以教師的孩子“問題生”占的比例很少。


但是,這種穩(wěn)定、規(guī)律、清靜的生活,對孩子來說也有害處,可能會造成孩子應變能力的缺乏。一旦生活不規(guī)律,孩子就難于適應,害怕挑戰(zhàn)性的活動和生活,生存能力差。


做教師的家長要避免把孩子的生活搞得太文靜、太規(guī)律、太清靜,可以適當讓孩子參與較為激烈的體育活動,比如籃球、足球等,在強健體魄的同時,提高機體的運動平衡能力和反應速度;


也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孩子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實際的困難,努力去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增強他們的應變能力的過程。


3

拓展視野:培養(yǎng)孩子獨立人格


教師人際交往的圈子小,普遍單純且不善交際。這種生存環(huán)境對于教師自身而言無大礙,但對教師的子女而言,社會活動內(nèi)容少,無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動空間,孩子的視野也會相對窄小。


教師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一定從自身做起,要關注時代的走向,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了解現(xiàn)實的不同層面,培養(yǎng)孩子對社會的感知力。帶孩子外出走動,增強孩子的閱歷,鼓勵孩子多跟不同層面的人交往,敢于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確立自己的主張。


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拓展孩子的視野,帶孩子郊游、上興趣班、去福利院做義工,專注地研究某種動植物,到大街小巷尋找城市發(fā)展的足跡等等,這些有益的活動,只要鼓勵孩子堅持做一兩樣,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孩子處世的情懷,會增強孩子主動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實踐之美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


4

切莫包辦:引導孩子認識自我


雖然教師的交際圈子小,但在教育口是有人脈的,所以社會上“上學難”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就不存在了。但就孩子是否應該在自己教書的學校上學的問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教育專家建議最好別把孩子放在自己教書的學校。孩子在自己教書的學校,勢必得到同事的照顧,孩子各方面都會順風順水,不利于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


教師千萬別自以為是,總給自己孩子包辦、設計前程。教師能幫孩子認識自我,然后實現(xiàn)自我,但是千萬不要認為,按你的計劃做,孩子就能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樣子,畢竟孩子不是機器。


5

立足現(xiàn)實:教好社會這本大書


教師家庭的道德氛圍普遍比較好,孩子容易養(yǎng)成好品德,但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容易被教師誤認為是品德問題。


教師習慣以聽話、乖巧做為衡量學生德養(yǎng)的一條重要尺規(guī),把不聽教、言行不合常規(guī)的孩子視作后進生。長期的職業(yè)習性,使得大多數(shù)教師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會像班上某個特別難教的孩子一樣最終成為差或壞的學生,甚至有時會把差生的缺點投射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教師不必太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變壞,問題在于你們應該注意孩子會不會變得太窩囊、受欺負,一定要教孩子用什么方法保護好自己。


要讓孩子了解社會,要懂什么是壞事、誰是壞人。千萬別把孩子關在一個“無菌的隔音箱里”,否則當孩子走向社會可能會難以立足。孩子會發(fā)現(xiàn)社會中有太多“勾心斗角”“騙局”,那個時候他會非??鄲?,弄不好會崩潰。


6

角色轉(zhuǎn)換:把不愉快留在家門外


很多人對教師工作的不理解,他們不懂得幾節(jié)課的背后需要超出幾節(jié)課幾倍的備課,需要超出幾節(jié)課幾倍的批改作業(yè),需要超出幾節(jié)課幾倍的時間研究學生,教師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心上的工作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現(xiàn)在,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而學生的思想十分復雜、人數(shù)眾多,不快樂的問題很容易被帶回家,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


在走進家門之前,要告誡自己:不要把不愉快的事情帶回家,我一回到家要立即變換角色,要使家庭變得溫馨、和諧,這樣暗示自己以后再推門進去。


教師在學校就把工作的事情裝在腦子里,在家就把家里的事情裝在腦子里,這是一種思想習慣或心理習慣,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對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有必要的。


7

合理期待:兒女非圣賢孰能完美


教師在學校會經(jīng)常和優(yōu)秀的孩子打交道,有時就會有意無意去贊美優(yōu)秀的孩子。如果回到家,把優(yōu)秀的孩子自己有問題的孩子對照,大多數(shù)孩子是不接受的。


作為教師角色的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孩子要注意一些策略:不能對照太多,否則會讓自己的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或反抗心理。可以讓那些優(yōu)秀的孩子到家里去玩或跟自己的孩子交朋友,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的孩子,而明顯的好賴的對照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我們不能給子女過多的學習壓力。要用一顆正常的心態(tài)去對待自己的子女,在孩子成績下降后,不能有過多的指責,而應該更多地幫助他找出原因,幫助他們掌握解題的方法。


8

平和態(tài)度:給孩子十二分的耐心


教師往往都有一種職業(yè)病,面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百問不煩,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為學生解決問題,因為這是你作為教師的職責所在;一旦回到家里,面對自己孩子問的問題,往往不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話。這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回到家里,你就是媽媽、爸爸而不是教師解答學生的問題,角色轉(zhuǎn)換之后,你就會有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孩子有問題我要幫他解決,留足夠的時間去跟孩子交流、溝通,以朋友的身份來傾聽或解決孩子的問題。


9

榜樣作用:熱愛知識注重再教育


教師大多畢業(yè)于師范院校,已經(jīng)學習掌握了較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學生,有時想不到要更新自己的知識,甚至于大批一線教師喪失了對新知識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瑣、龐雜的事務性工作中。


這類教師的落后觀念和陳舊的教學策略,也會相應地帶到家里,造成孩子人格、個性成長上的缺憾。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倘若整日跟知識打交道的父母其實并不熱愛知識,孩子的潛意識里也不會由衷地尊重知識。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zhì),才能在教學中獲得好的成果,才能在家里創(chuàng)造一份和諧,很好地維系親子關系。


孩子無論在哪一個成長階段,父母都能以一個真正的教師的高度跟孩子溝通,那么,無論多么平凡的孩子都會脫穎而出。


10

從心開始:溝通交流產(chǎn)生美


教師每天在學校要上課、要跟學生交流,說了太多的話,回家后就什么話都不想說了。這確實是一個職業(yè)性的問題。


作為教師角色的家長在了解了這個現(xiàn)象之后,就應該主動跟孩子平等的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密切親子關系,一方面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解決,每天發(fā)現(xiàn)一點解決一點,慢慢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開始變得優(yōu)秀了。


研究院微信公眾號:jwjyyjy  微信咨詢:1473078166   項目在線咨詢

郵箱:jwtedu@163.com 咨詢直線:13910032880

敬文研究院網(wǎng)站:www.traveldateme.com

二維碼.gif


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網(wǎng)站01.jpg